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我國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而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在開春后才種。今天來詳細說一下冬小麥種植技術。
冬小麥的栽培種植環(huán)境條件包括土壤、氣候、地形以及生物條件等;而生長發(fā)育的基本因子是光、水、溫度、空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光、水、溫度是氣象因子,這些氣象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某地的氣候、天氣和農(nóng)田氣象條件。冬小麥從秋分播種到翌年芒種收割,一生歷經(jīng)秋、冬、春、夏四季,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大氣中風霜雨雪的作用與影響,有時風調(diào)雨順,有時旱澇雹霜,在其他環(huán)境條件和基本因子一定的情況下,氣象條件不同,小麥產(chǎn)量會有很大的差異。另外,除光、熱、水基本因子之外,其他的氣象因子例如風、濕度也會對小麥的生育產(chǎn)生影響。
一、小麥播期
俗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冬小麥播種后的溫度影響小麥出苗率小麥種子萌發(fā)***低溫度為1-2℃ ,***適宜溫度為15-18℃ ,***高溫度為30-35℃ ,10℃以下時萌發(fā)緩慢,且易染病害。***適宜的出苗日數(shù)為6-7 d 。如果播種后,日平均溫度低于3℃ ,當年不出土 ,俗稱“土里捂”。
二、小麥需肥規(guī)律
小麥每形成100kg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鉀素(K2O)1.5-3.3kg,氮、磷、鉀比例為1 : 0.44 : 0.93。由于各地氣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種特性等條件不同,小麥產(chǎn)量也不同,因而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養(yǎng)分的數(shù)量、比例也不相同。小麥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鉀養(yǎng)分的規(guī)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是從出苗到拔節(jié)階段,吸收氮量占總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節(jié)到孕穗開花階段,吸收氮量占總量的30%-40%。
三、氣候?qū)π←湲a(chǎn)量的影響
俗語稱:“小麥一月怕暖二月怕寒”,越冬期天氣回暖造成低溫凍害越冬期的低溫凍害共有三種情況,一是氣溫很低,***低氣溫降到一26℃ 以下,植株細胞質(zhì)結冰,造成小麥凍害,僅在我國新疆、內(nèi)蒙古少數(shù)地方出現(xiàn)。二是初冬凍害,剛剛入冬***低氣溫便達到一12-一14℃ 的天氣。而此時小麥處于越冬初期,抗寒能力較弱,易形成凍害。三是冬季冷暖反常嚴冬季節(jié)當冷不冷,甚至出現(xiàn)回暖。此時一方面嚴冬時期的小麥已形成較強的抗寒力,另一方面,由于天氣回暖,處于越冬狀態(tài)的麥苗開始萌動,抗寒力慢慢解除,回暖時間越長,危害就越大,正所謂“當冷不冷,五谷不生”。
四、小麥返青期澆水與施肥
小麥什么時候澆返青水要看地、看苗靈活掌握。凡冬前未澆冬水或冬灌偏早,返青時比較干旱的麥田,則可適當早澆返青水,但水量不宜過大,更不能大水漫灌。凡冬水澆得適時,麥苗生長健壯的麥田,可適當晚澆返青水。凡冬水澆得較晚,返青時不缺水的麥田,則可推遲到起身期澆水。
對于冬前長勢較弱的2—3類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長脫肥的麥苗,應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墑追施。一般每畝可追施氮肥20千克左右。返青肥對于促進麥苗由弱轉(zhuǎn)壯,增加畝穗數(shù)有重要作用。但對于苗數(shù)較多的一類苗,或偏旺而未脫肥的麥田,則不施返青肥。應推遲到起身時追施,以控制無效分蘗,達到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畝穗數(shù)的目的。
五、小麥除草與病蟲害防治
用72%2,4—D丁脂,每畝用量40—50克,兌水15—20千克噴霧。一般噴藥時間在返青后至拔節(jié)前,選晴朗天氣,無風、無露,氣溫較高時噴藥較好。結合除治雜草,每畝加1兩粉銹寧預防白粉病、銹病和紋枯病的發(fā)生。
以上就是冬小麥高產(chǎn)種植技術了,科學合理的施肥有助于作物增產(chǎn)增收,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請關注火爆農(nóng)化招商網(wǎng)的百科新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