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凍害的主要原因基本就是寒潮導致的。寒潮是指北方冷空氣大規(guī)模入侵的過程,是產生凍害的主要天氣因素,寒潮的定義是24h內溫度下降10℃以上,溫度在5℃以下。凍害程度又受3個因素制約:一是極端溫度,二是低溫持續(xù)時間,三是冷暖驟變。
一、凍害的主要類型
1.冬季凍害
冬季凍害是指小麥進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間由于寒潮降溫而引起的凍害。寒潮是指北方冷空氣大規(guī)模入侵的過程,是產生凍害的主要天氣因素,寒潮的定義是24h內溫度下降10℃以上,溫度在5℃以下。凍害程度又受3個因素制約:一是極端溫度,二是低溫持續(xù)時間,三是冷暖驟變。
2.早春凍害(倒春寒)
“立春”過后小麥進入返青拔節(jié)的這段時期,因寒潮到來引起地表溫度降到0℃以下,因而發(fā)生霜凍危害。因為此時氣候已逐漸轉暖,寒潮又突然回訪,故也稱為倒春寒。倒春寒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蘇的2月下旬,3、4月份出現多。
3.低溫冷害
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時因遭受0℃以上低溫發(fā)生的危害稱為低溫冷害。小麥拔節(jié)以后至孕穗挑旗階段,處于含水量較多、組織幼嫩時期,抵抗低溫的能力比較弱。小麥幼穗發(fā)育至四分體形成期(孕穗期)前后,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0-15℃,此時小麥對環(huán)境低溫和水分缺乏極為敏感,尤其對低溫特別敏感,若氣溫低于5-6℃就會受害。
二、預防凍害的關鍵技術
1.提高整地質量
按照“秸稈還田必須深耕,旋耕播種必須耙實”的要求,提高整地質量,打好播種基礎。擴大機械深耕面積,耕深要達到25cm以上,切實做到機耕機耙相結合,切忌深耕淺耙,確保耙透、耙實、耙平、耙細。
2.正確選用品種
根據本地氣候特點合理選用小麥品種,豫北地區(qū)以半冬性品種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種。目前我市主要推廣的品種有矮抗58、周麥16等。
3.適期足墑播種
在適播期內,掌握“寧可適當晚播,也要造足底墑”的原則,做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豫北地區(qū)半冬性品種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種適宜播期為10月15-20日。
4.嚴格控制播量
在適期播種范圍內,高產麥田種植成穗率高的品種每667㎡基本苗以12萬-15萬為宜,成穗率低的品種可適當增加播量;中低產田每667㎡基本苗15萬-20萬。因災延誤播期或整地質量較差的麥田,可適當增加播量,每晚播3d則每667㎡播量增加0.5kg,但基本苗要控制在30萬以內。
5.適時澆好冬水
合理冬灌除能滿足小麥生理需水外,還有蓄墑防旱、穩(wěn)定地溫、減輕凍害的明顯作用。澆水時間一般在日平均氣溫3℃時進行,在大凍前完成。冬灌的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灌后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切忌大水漫灌、地面積水結冰。
6.搞好分類管理
對旺長麥田,冬前采取深中耕或鎮(zhèn)壓措施,控旺轉壯,保苗越冬;春季在小麥起身期前后搞好化學調控,控制植株過旺生長;在春季肥水管理上,提倡氮肥后移。對群體較小、長勢較弱的麥田苗期多中耕,春季結合墑情早追肥澆水,促進分蘗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