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我國主要的大田糧食作物之一,而小麥紋枯病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的產量,小麥紋枯病在小麥發(fā)育的各個時期均能發(fā)病,感病植株終造成枯死,形成白穗,直接影響產量。
發(fā)生時期:小麥播種后便開始侵染為害,在田間發(fā)病過程可分5個階段即冬前發(fā)病期、越冬期、橫向擴展期、嚴重度增長期及枯白穗發(fā)生期。
發(fā)病適溫為日均溫20-25℃;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隨著氣溫的升高,病菌在麥株間傳播擴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擴展侵染莖稈,病情指數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發(fā)病重的因輸導組織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間出現枯孕穗和枯白穗。
幼苗發(fā)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葉鞘上先產生淡黃色小斑點,后呈典型的黃褐色梭形或眼點狀病斑,嚴重病株基部莖節(jié)腐爛,病苗枯死;小麥拔節(jié)后在莖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邊緣棕褐色的云紋狀病斑,病斑融合后,莖基部呈云紋花稈狀;后期病斑侵入莖壁后,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圓形或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小麥紋枯病防治措施
農業(yè)防治。選用豐產性能好,抗(耐)性強的或輕感病的良種,增施腐熟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配合施用氮、磷、鉀肥,不偏施氮肥,增強抗病力。適期播種,避免早播,適當降低播種量。及時田間雜草。雨后及時排水。
化學防治。①播前藥劑拌種:每10公斤麥種用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5克或2.5%適樂時乳油10-20毫升進行拌種。②在小麥返青拔節(jié)期,當病株率達15%時,畝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銹寧100克加20%的井崗霉素25-50克兌水45-75公斤對小麥莖基部進行噴灑,隔7-10天再噴灑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