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征:
幼苗未出土?xí)r發(fā)病,表現(xiàn)為胚莖和子葉腐爛死亡。幼苗發(fā)病初期,莖基部呈水浸狀病斑,以后病部變黃褐色,并逐漸變?yōu)榧?xì)線狀。幼苗由于地上部分失去支撐能力而倒伏地而死亡,病葉片一般仍保持綠色不萎蔫。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株殘體表而及病菌周園地面長出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性品種,選擇在地勢高燥、背風(fēng)向陽、不易積水、土質(zhì)疏松而肥沃的無病地塊播種;苗床內(nèi)施用的土雜肥要腐熟,以防病菌帶入育苗床內(nèi)。
②種子處理:播種催芽前可用45~50℃的溫水浸泡種子10~15min,再用20~30℃溫水浸種4~6小時,再用清水淘洗,晾干播種。
③土壤:播種前,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10平方米的畦用15%惡霉靈水劑80~120ml配成溶液噴灑到土壤中,或加30~40千克細(xì)土拌勻后撒入畦中,然后將畦內(nèi)土藥混勻。
④葉面噴霧:噴灑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或70%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500~600倍液,或30%嘧菌酯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